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直属各单位:
《禾城文化复兴三年行动计划》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嘉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0年8月26日
(此件公开发布)
禾城文化复兴三年行动计划
为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努力把嘉兴打造成为“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重要窗口”中的最精彩板块,根据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千年古城复兴计划”和市委八届九次全会精神,以及《中共嘉兴市委嘉兴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禾城文化复兴行动的意见》,结合工作实际,特制定《禾城文化复兴三年行动计划》。
一、目标计划
(一)总体目标。
围绕建设嘉兴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立足禾城历史文化资源现状与分布特点,兼及相关县(市、区),进一步打响红色文化、运河文化、古城文化、史前文化、名人文化、民俗文化等六大文化品牌,形成禾城文化复兴六大片区,即六个一:一湖(以红船为核心的南湖红色文化区)、一河(以运河为纽带的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区)、一城(以罗城为重点的古城文化保护区)、一轴(以子城为中心的城市中轴区)、一古(以马家浜遗址为重点的史前文化展示区)、一名(以梅湾为中心的名人文化展示区),打造没有围墙的江南水乡城市博物馆,深化文旅融合,推动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
通过实施禾城文化复兴行动计划,提升嘉兴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水平,实现重铸水乡古城风貌、再现历史文化风采、建设品质嘉兴之目标。以红船为核心,红色旅游打造全国标杆;以运河(嘉兴段)为纽带,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成为运河城市典范;以古城为重点,江南水乡城市彰显独特魅力;以马家浜考古遗址公园为代表,嘉兴确立“江南文化之源”城市定位;以名人文化为亮点,“文化璀璨、风华绝代”呈现多彩风姿;以民俗文化为载体,江南文化传承发展融入新时代。以文化物、以物载文,以项目为抓手,力争通过三年努力,将嘉兴建设成为具有“红船魂、国际范、运河情、江南韵”特色风貌的江南水乡文化名城,嘉兴水乡城市历史风貌得以重现,江南文化魅力风采得到彰显,城市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
(二)实施计划。
结合“品质嘉兴”大会战,按照“一年成形、三年成景、五年成势”的总体要求,整体规划、精心设计、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第一阶段为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第二阶段2021年7月至2022年6月;第三阶段2022年7月至2023年6月。
二、主要任务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建筑是凝固的音乐。以中心城区品质提升为契机,围绕六大文化品牌,突出打造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兼容的六大文化片区,坚持项目实施工程化,努力在重点领域取得突破。
(一)以红船为核心的南湖红色文化区。落实市委、市政府《嘉兴市打造红色旅游标杆城市三年行动计划》,围绕“不忘初心地”和“走新时代路”两大主题,着力打造红色旅游标杆城市,切实提升嘉兴在全国红色旅游城市中的地位和影响力。重点项目包括南湖名胜区风貌提升项目、南湖革命纪念馆设施完善提升项目、新时代重走“一大”路红色旅游线项目、重建鸳湖旅社和兰溪会馆项目。
(二)以运河为纽带的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区。大运河是嘉兴规模最大、最具价值、最有国际影响的文化遗产。贯彻国家《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依托市区丰富的运河文化资源,以点串珠、以线带面,建设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打造嘉兴运河文化的集中展示区。
1.苏州塘“月芦文杉”片区。重点项目包括嘉兴民俗文化博物馆建设、落帆亭改造提升、文生修道院周边环境整治、月河街区─百步桥沿线风貌提升等项目。
2.杭州塘三塔路片区。重点项目包括西水驿─三塔牌坊─血印禅院─岳王祠─三塔沿线风貌整治与提升。
3.嘉兴运河文化旅游度假区。以王江泾镇为节点、长虹桥遗产点为中心,建设省级运河文化旅游度假区。新建嘉兴运河文化博物馆,打造闻川运河古镇,提升莲泗荡(江南网船会)景区,规划建设塘浦圩田文化景观。
4.运河古镇集聚群。以运河为骨干,辐射各县(市、区)水乡古镇,成立大运河文化带古镇发展联盟,成员包括凤桥镇(新篁镇)、王江泾镇、新塍镇、王店镇、西塘镇、新仓镇、澉浦镇、盐官镇、长安镇、斜桥镇(路仲镇)、崇福镇、石门镇、乌镇镇、濮院镇。推进运河古镇保护整治,发展古镇文化旅游。
(三)以罗城为重点的古城文化保护区。嘉兴古城曾是浙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市特色鲜明、名胜古迹众多。立足中心城区,尊重历史、挖掘文化、突出重点、展示个性,保护古城基本格局,再现水乡城市风貌,复兴禾城传统文化。重点项目包括恢复春波门、通越门及部分城墙;规划重建城隍庙片区;恢复秀水县学及周边环境整治;秀州中学(初中部)复兴;重建澄海门;重建嘉禾墩、东塔、真如塔;冶金厂工业遗产保护整治。
(四)以子城为中心的城市中轴区。致力于展现嘉兴城市历史、保护古城格局、传承历史文脉,着力打造一条以子城为中心的连接古今城市发展的城市中轴线。从南往北依次为:市政府─壕股塔─子城─瓶山(天籁阁)─孩儿塔(铜官塔)─望吴门。重点项目包括子城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瓶山区块改造;重建孩儿塔、望吴门;严助墓周边环境整治;改造府南街。
(五)以马家浜遗址为重点的史前文化展示区。史前文化是嘉兴最有特色的地域文化之一,我市已发现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240多处。重点挖掘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三个一脉相承的嘉兴史前文化内涵,丰富大遗址保护与展示手段,形成史前文化系列公园,展现嘉兴悠久历史。重点项目包括马家浜考古遗址公园、罗家角考古遗址公园、庄桥坟考古遗址公园三处省级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启动南河浜遗址公园规划建设、雀幕桥遗址考古发掘与展示。
(六)以梅湾为中心的名人文化展示区。进一步挖掘和展示嘉兴独特的名人文化优势,依托南门梅湾街片区名人文化资源,整合游线,完善设施,挖掘传统特色商业,使名人文化融入“文商旅”综合发展模式,提升嘉兴名人文化的感召力和吸引力。重点项目包括打造“嘉禾名人展示专题历史街区”和建设范蠡湖名人文化公园。
三、计划安排
(一)开局年(2020年6月—2021年6月)。
2020年是实施禾城文化复兴行动计划的开局之年,要打好第一仗,跨好第一步。
一是完成《禾城文化复兴三年行动计划图集》,提出禾城文化复兴行动主要目标、项目内容和时间节点。编制《嘉兴中心城区历史文化遗存保护利用提升规划》,旨在将禾城文化复兴的主要任务和工程项目进一步具体化和形象化,为全面实施奠定基础。
二是完成子城考古遗址公园、罗家角考古遗址公园(展示馆)、南湖风景名胜区风貌提升、南湖革命纪念馆设施完善提升、重走“一大”路红色旅游线等项目建设,建设春波门、通越门、东塔、真如塔、子城博物馆。
三是完成三塔路片区、城隍庙、明伦堂、严助墓、兰溪会馆、西水驿等项目方案设计及前期工程。
(二)推进年(2021年7月—2022年6月)。
2022年是实施禾城文化复兴行动计划的关键年,要按照重要项目全面启动、重点项目基本竣工的工作要求,全面推进禾城文化复兴行动。
一是完成城隍庙建设区块、瓶山区块、少年路区块房屋征收工作。
二是完成秀水县学及周边环境整治、严助墓周边环境整治、府南街改造,城隍庙建设区块、瓶山区块等项目建设,重建天籁阁、铜官塔、望吴门,启动三塔路风貌整治与提升,禾城历史文化形象初步展现。
三是全面建成马家浜考古遗址公园、子城博物馆、梅湾名人展示区等特色文化项目。
四是建设嘉兴运河文化博物馆,开展水乡古镇联盟成员,即凤桥镇(新篁镇)、王江泾镇、新塍镇、王店镇、西塘镇、新仓镇、澉浦镇、盐官镇、长安镇、斜桥镇(路仲镇)、崇福镇、石门镇、乌镇镇、濮院镇等古镇保护整治与开发利用。
(三)攻坚年(2022年7月—2023年6月)。
2023年是实施禾城文化复兴行动计划的决战之年,要按照“攻坚克难、乘势而上”的工作要求,全面完成三年计划任务,基本工作目标。
一是完成市区段大运河文化公园、秀州中学(初中部)历史建筑、冶金厂片区工业遗产保护整治,复兴百年名校和工业遗产。
二是启动南河浜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庄桥坟考古遗址公园建设、雀墓桥遗址考古发掘,子城博物馆对外开放。
三是一湖一河、一城一轴、一古一名六大片区建设项目基本完成。
四、工作机制
(一)组织协调机制。由嘉兴市中心城市品质嘉兴大会战指挥部组织协调禾城文化复兴行动计划,指挥部办公室负责具体实施。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建设局、市商务局、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嘉城集团、嘉服集团等部门为责任单位,负责解决项目方案设计、征收拆迁、工程推进等相关问题,形成工作合力,确保项目推进。
(二)责任落实机制。各部门和单位要根据各自职责分工,成立工作专班,细化工作方案,排出时间节点,加快项目推进,确保如期完成。
(三)专家咨询机制。邀请历史、文化、文物、规划、建筑等方面专家,组成禾城文化复兴行动计划专家组,负责项目规划和设计方案的咨询、论证。同时,广泛听取社会各界建议,必要时征询公众意见。
(四)考古前置机制。在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或划拨前,对可能存在文物遗存的土地应进行考古勘探和发掘,以确保地下文物的有效保护,并以充分的历史实物基础资料为前提,保证实施项目的可靠性与真实性。
(五)督察考核机制。市委、市政府督查机构根据三年行动计划,加强对禾城文化复兴行动计划各责任部门和单位的监督检查,对没有完成任务的单位给予问责,对成绩突出的单位给予嘉奖,并纳入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
(六)财力支撑机制。将禾城文化复兴行动计划纳入“品质嘉兴”大会战资金运行平台,确定禾城文化复兴行动计划征收和建设成本。明确财政扶持,加大金融支持,拓宽融资渠道,为项目推进提供保障。
本行动计划自2020年10月1日起施行。
附件:禾城文化复兴三年行动计划项目分解表
附件
禾城文化复兴三年行动计划项目分解表
序号 |
项目板块 |
项目名称 |
主要内容 |
责任单位 |
完成 时间 |
1 |
以红船为核心的南湖红色文化区 |
南湖名胜区风貌提升项目 |
湖滨片区建设(修缮利用南湖革命纪念馆旧馆舍、打造鸳湖里弄、嘉绢印象、南湖书院、南堰新景) |
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建设局、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嘉服集团、嘉城集团 |
2021年 |
勺园昆曲文化园改造 |
|||||
“南湖烟雨”风貌提升与景观重现(湖心岛、纺工路沿线及海警医院等) |
|||||
南湖革命纪念馆设施完善提升项目 |
南湖革命纪念馆展陈改版、配套设施完善及广场周边景观、湖心岛环境提升 |
||||
重走“一大”路红色旅游线路项目 |
老火车站设立“一大”时期嘉兴城市展陈 |
||||
宣公弄区域改造提升,设立宣公祠、宣公书院,布置宣公生平事迹展 |
|||||
狮子汇渡口环境改造(遗址公园建设) |
|||||
重走“一大”路沿线建筑与道路风貌提升与标志标识工程(宣公桥改造) |
|||||
鸳湖旅社、兰溪会馆 |
重建鸳湖旅社、兰溪会馆 |
2022年 |
序号 |
项目板块 |
项目名称 |
主要内容 |
责任单位 |
完成 时间 |
2 |
以运河为纽带的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区 |
嘉兴民俗文化博物馆 |
改造利用富兴茧丝仓库(两幢建筑,约1万平方米),设立嘉兴民俗文化博物馆 |
市发展改革委、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建设局、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嘉实集团、嘉城集团 |
2022年 |
落帆亭改造提升 |
布置落帆亭、杉青闸与运河相关展览 |
||||
将羞墓移至落帆亭北,设立相关纪念设施 |
|||||
文生修道院周边环境整治 |
设立游船专用码头,改造提升周边环境 |
2023年 |
|||
月河街区——百步桥沿线风貌提升 |
开展月河历史街区——分水墩——杉青闸河段——落帆亭——文生修道院——百步桥水上游。重现“杉闸风帆” |
2022年 |
|||
启动三塔路片区风貌整治与提升 |
在西丽桥东北堍规划并恢复重建西水驿 |
||||
恢复部分石牌坊 |
2022年 |
||||
调整岳王祠展陈 |
|||||
三塔本体维修改造,重建煮茶亭,重现“茶禅夕照”景象 |
|||||
西丽桥至三塔沿线景观提升 |
|||||
王江泾省级运河文化旅游度假区 |
建成嘉兴运河文化博物馆 |
秀洲区政府 |
2023年 |
||
莲泗荡景区提升 |
|||||
塘浦圩田文化景观建设 |
|||||
建设闻川运河古城项目 |
|||||
运河古镇保护整治与开发 |
崇福镇保护整治,挖掘崇福运河文化内涵 |
桐乡市政府 |
2023年 |
||
实施横街保护整治 |
|||||
长安镇保护整治,加强长安闸沿岸环境风貌提升及古街保护修缮 |
海宁市政府 |
2023年 |
序号 |
项目板块 |
项目名称 |
主要内容 |
责任单位 |
完成 时间 |
乌镇运河名镇保护建设,主要包括互联网总部会展区整体建设、运河古镇保护开发建设和城镇基础功能配套建设 |
桐乡市政府 |
2023年 |
|||
浙江数字诗路e站南湖体验中心 |
通过实体场馆和数字平台方式,把南湖区的诗词、诗人、景点、历史遗存和非遗传说等文化元素进行ip内容设计 |
南湖区政府 |
2021年 |
||
3 |
以罗城为重点的古城文化保护区 |
恢复春波门、通越门及部分城墙 |
重建春波门(东门),营造狮子汇渡口相协调风貌 |
市教育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建设局、市商务局、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嘉城集团、嘉服集团,南湖区政府 |
2022年 |
重建通越门(西门),营造西水驿相协调环境风貌 |
|||||
启动重建城隍庙区块 |
修复城隍庙大殿,恢复广场及厢房建筑 |
||||
规划城隍庙周边建筑,重现传统庙会文化 |
|||||
恢复秀水县学及周边环境整治 |
按学府功能,以秀水明伦堂为基础,规划设计秀水县学,重现秀水孔庙,设孔子像,恢复大成殿、灵星门等建筑 |
||||
秀州中学(初中部)复兴工程 |
修复历史建筑,建立秀中名人纪念馆、程开甲史料陈列馆 |
2023年 |
|||
重建澄海门 |
如有条件,可恢复重建澄海门 |
2022年 |
|||
嘉禾墩、东塔、真如塔 |
重建嘉禾墩,重现“东塔朝墩”、夜半真如塔火明景象 |
2023年 |
|||
冶金厂工业遗产保护整治 |
规划并保护修缮历史建筑,复兴工业遗产 |
||||
4 |
以子城为中心的城市中轴区 |
子城考古遗址公园建设 |
子城考古遗址公园完工,子城博物馆启动,天主堂修缮 |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建设局、市商务局、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嘉城集团 |
2021年 |
瓶山区块改造 |
瓶山改造提升(恢复天籁阁、汤家弄3号)、“瓶山积雪”景象重塑 |
2022年 |
|||
重建孩儿塔、望吴门 |
恢复孩儿塔(铜官塔)、望吴门 |
||||
严助墓周边环境整治 |
对严助墓周边环境进行改造,设严助像,并对外开放 |
||||
改造府南街 |
规划改造府南街(引入濠河水系至子城),连接东门迎紫河 |
||||
5 |
以马家浜遗址为重点的史前文化展示区 |
马家浜考古遗址公园 |
建设马家浜考古遗址公园 |
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 |
2022年 |
罗家角考古遗址公园 |
规划建设罗家角考古遗址公园(展示馆) |
桐乡市政府 |
2020年 |
||
南河浜考古遗址公园 |
规划建设南河浜考古遗址公园(陈列馆) |
南湖区政府 |
2023年 |
||
雀幕桥遗址考古发掘与展示 |
配合基本建设,开展雀幕桥遗址考古发掘与展示 |
||||
庄桥坟考古遗址公园 |
启动庄桥坟考古遗址公园建设 |
平湖市政府 |
2022年 |
||
6 |
以梅湾为中心的名人文化展示区 |
打造“嘉禾名人展示专题历史街区” |
完善南门片区名人文化景区设施,将沈钧儒纪念馆、朱生豪故居、金九避难处(韩国临时政府要员住址)、褚辅成史料陈列室、汪胡桢故居、钱氏“清芬堂”、范蠡湖等进行整体规划 |
市委宣传部、嘉兴学院、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建设局、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嘉城集团 |
2022年 |
提升沈曾植故居、朱生豪故居陈列展览,设立秋瑾纪念设施 |
|||||
建设范蠡湖名人文化公园 |
规划建设范蠡湖名人文化公园,设立槜李之战雕塑,建设名人苑和纪念馆 |